孩子如果突然“失聪”,心急的家长肯定忙着四处打听如何配戴助听器,以让孩子能尽早听见声音,早点学说话。我的诊室每天都会接待这样的患儿家长。事实上,配助听器虽然要趁早,但不能 “一刀切”。
孩子 “失聪”往往分为可治愈性和不可治愈性两种情况。可治愈性耳聋,如中耳炎、耳耵聍栓塞等,只需打消炎针或清洗耳道即可转好,如果硬配助听器,助听器放大的声音,反而会对孩子听力造成损伤。特别是中耳炎,因妈妈喂奶时姿势不当,奶水流进咽鼓管而导致患儿听不见,但宝宝不会说话,没法表达,容易被误认为是耳聋。
即使是不可治愈性的耳聋,佩戴助听器前也一定要明确诊断。因为儿童表达能力较弱,检查起来不容易配合,加上儿童听力有时有一定波动性,一次检查不能轻易下结论。家长要带孩子多做几次检查,在正规医院至少做2次相关检查后,才能决定是否为孩子配助听器。
佩戴助听器时,也不要只考虑美观,如果选配了不适合的助听器,会影响孩子听力和发音。佩戴助听器1-2个月后,一定要去医院再进行听力测试,以便及时调整。
戴上助听器后孩子从无声世界到能听见声音,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家长应坚持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但不要急于求成,经过训练,孩子一般能在佩戴3-4个月后开始学说话。
婴幼儿宜选耳背式助听器
市面上助听器有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定制式、耳背式、开放式、眼镜式及头夹式等,患者可以根据各自生理特点及需要进行选购。而对于大部分婴幼儿来说,耳背式助听器是比较好的选择。“这是由婴幼儿的生长特点所决定,婴幼儿正处于外耳发育迅猛阶段,不建议采用耳内式助听器,否则很可能必须不断更换以适应其发育要求。”
专家介绍,当孩子长大并逐渐进入学龄前时期,此时助听器外形往往是家长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助听器越隐蔽越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其在小伙伴中感觉自己与他们没有区别。
“在验配师的指导下,可在孩子听力允许范围内选配合适的耳内式助听器。但如果孩子的听力很差,佩戴耳内助听器依然难以很好改善,还是应该继续选配耳背式助听器。”张香秀说。
双耳都有听力损失应同时选配助听器
“如果孩子双耳都有听力损失,双耳都应选配助听器。”张香秀表示,很多家长出于经济原因或隐蔽考虑,给双耳都有听力问题的孩子单侧佩戴助听器,长此以往很可能造成孩子另一只耳朵的听力进一步减弱。
“双耳佩戴可以更准确定位声源,减少噪声,使得音质更饱满自然,也会有立体感。”张香秀表示,如果只是单耳佩戴,非佩戴耳由于经常不接受声音刺激,听力会逐渐衰退。
为使孩子能接受各种声音的刺激,又不会引起过激反应,可以考虑使用多通道的全数字助听器。“此类助听器电声特征灵活,可降低噪音,并可应用多套听音程序和远程控制。”张香秀介绍,孩子在刚戴上助听器时,就像正常人突然戴上假牙一样,肯定会感觉不舒服。“家长要给孩子两到三个月的适应过程。”她表示,家长也要同时注意引导:最开始阶段,先把助听器的音量调小,然后逐渐增大,以便其逐渐适应;其次,要根据孩子的适应能力,时间由短到长,直到孩子接受助听器为止;最后,要注意训练地点的选择,一般而言,是从室内过渡到室外,从轻缓柔和的音乐开始,让孩子接受各类高低不同的声音。
专家表示,为避免孩子出现反感心理,一定不要强迫孩子佩戴。“家长可以采用模拟训练方法,如自己先佩戴,然后表现出很愉快的样子,诱导孩子产生好奇心;或是不断鼓励和赞扬佩戴助听器的孩子。只有良好的训练方法,才能让孩子尽快适应助听器,并形成佩戴好习惯。”
家长需密切注意孩子的佩戴反应
由于听力受损的婴幼儿包括低龄儿童往往很难恰当充分地表达自己佩戴助听器的感受,因此,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在佩戴助听器过程中的种种反应,并针对相应症状采取措施:
可能提示最大声输出过高的反应:拒绝戴助听器;对突然出现较大的响声感觉不舒适或出现痛苦的表情;头痛;聋儿戴助听器一天后感觉疲惫,放学即自行摘掉助听器;经常反复上下调节助听器的音量。
可能提示最大声输出设置过低的反应:对声音反应不敏感;在听力损失尚可的前提下,太过依赖唇语或视觉等其他刺激;音量经常放满挡,小儿无不适感;当给予较强的声音时,聋儿感觉响度无明显变化。
可能提示助听器的频率响应与聋儿听力损失不匹配,需到专业验配中心调试的反应:对声音反应变迟缓或无反应;对某些刺激声感觉不舒适;依赖唇读或视觉等其他刺激;抱怨助听器内有震动感;拒绝佩戴助听器。
助听器验配方案
孩子失聪一定要先明确病因再配助听器
来源:www.jntingli.com 编辑:济南声佳听力 时间:2014-03-10 09:22
- 上一篇:助听器为什么要两只耳朵一起佩戴效果才好呢?
- 下一篇:老年人配用助听器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