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老人听力误区 助听器选配讲究多

来源:济南老人助听器    编辑:济南声佳听力  时间:2015-01-31 08:47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听力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不仅直接导致沟通交流障碍,还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极大地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相关统计信息表明,老年人口中深受听力损失与耳病困扰的比例已超过30%,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已是刻不容缓。
 
对老年人听力问题认知误区多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深入,老年病也逐渐凸显,老年人的听力健康应该引起关注。但现实的问题是:人们对老年人听力问题的认识仍存在诸多误区。
 
“人老了,听不见是自然的。”、“人老失聪”——不少老人都为自己日渐衰退的听力找到了最好的托词。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认为自己听力还行,未对听力下降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无所谓,当听力下降达到极重度的程度,完全失聪,交流需要通过书写实现时才认为自己听不到了。
 
“过年回家,突然发现爸妈老了,一句话重复好几次他们才能听清楚。”一位网友的吐槽,引来无数人的跟帖。除了老年人自身认知的误区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听力问题外,老年人的听力健康也往往被家人忽视。
 
通常,大多数的人认为老年人的听力差是一种“老病”,既不采取预防措施也不采取补救措施,最终导致老人听力损害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有的甚至导致老年人心理和社交恐惧。“我奶奶性格本来很好,但是一年前突然听不见了,现在基本都不出门,也不怎么和人交往。问她为什么不出去,她只说怕人笑话,也怕麻烦别人。”其实家人早在几年前就发现奶奶的听力越来越差,只是没有引起重视,现在即使配了助听器,奶奶的精气神却大不如从前了。
 
然而,即使有些老人在子女的关心下,验配了助听器,但由于没有感觉到助听器的实际效果或感觉非常不适应或感觉噪声大而不愿意继续佩戴。实际上,人们佩戴助听器也存在不少误区。有人未经任何听力检查,就随便在商店买助听器;有人做了检查,直接让家人拿上听力图去购买助听器,而不亲自试戴;有人一副助听器佩戴多年;有人单耳佩戴助听器……
 
因此,如何引起全社会对老年人听力健康关注,消除“人老失聪”错误观念,提高爱耳、护耳意识,才是预防老年人听力障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噪音与抗生素成老年性听损重要因素
 
噪音和滥用药物导致的听损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导致老年性听损最主要的两个外部因素。
 
现代社会噪音等环境问题以及抗生素的滥用也是导致老年性听损的重要因素。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老年性听损发生的年龄段有提前趋势,有些人在四五十岁时就会出现听力减弱现象,较以往提早了10~20岁,而这其中噪音以及某些药物滥用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果老年人较长时间接触噪音或是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会使本来就开始衰退的听觉更易疲劳,内耳的微细血管常处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不足,听力就会迅速减退,甚至发生噪音性听损。因此,老年人要避免长期接触高强度的噪音,听收音机或看电视不宜将音量开得过大,尽量减少噪音对听力的干扰。
 
同时,老年人要慎用各种药物,以防因药物导致听损。老年人一般疾病也较多,在治疗中也常常使用抗生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抗生素类药物都是耳毒性药物,对听神经有损伤作用。为此,老年人滥用药物的情况比较明显,因此特别提醒老年人用药时一定要遵从医嘱,自行用药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除了避噪音以及慎用药之外,不少专家提出,平时注意饮食起居,也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老年性听损的发生。饮食不是老年性听损的决定因素,但是日常饮食多吃含纤维素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会对延缓听损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保持良好的用耳习惯也非常重要,平时尽量不要用硬物掏耳朵,并要特别注意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治疗和控制。
 
选配助听器注意事项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会逐渐下降,老年人除了掌握有关听力损失与耳病预防、发现、康复和治疗的知识以外,如何选择合适的助听器对老年人的听力质量也至关重要。
 
选配助听器一定要到专业的机构进行验配。首先要做的是进行听力检查,千万不要随便到店里购买助听器。因每个人的听力受损程度、听力受损的频率等不一样,为此,一定要根据听力检查的结果去选择助听器。
 
另外选配助听器也不要贪图便宜,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质量有保证的品牌。专家建议,为了更好地发挥助听器的作用,在验配助听器时一定要先按照自己的耳型制作一个耳模。同时,对助听器要有恰当的期望值,特别是刚开始佩戴时,要有耐心和决心,因为助听器性能再好,它也不能代替自己的耳朵,要慢慢熟悉它,了解它才能驾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