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非语音扩大器 要听得见还要听得清
提醒:应该根据个人听力下降频率特点进行针对性补偿,“哪缺补哪”
有一名78岁的老太太,试了很多助听器但都不满意:有的助听器戴上虽然能听得到声音,却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
常见耳聋主要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对于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可通过佩戴助听器进行听力补偿。而助听器的匹配必须要讲求科学性,“助听器并不等于语音扩大器,严格来说,应该称作听力补偿。”他说,应该根据个人听力下降频率特点进行针对性补偿,“哪缺补哪”。助听器不仅要让患者听得见,更重要的是要听得清。人的听力损失各种各样,需要的听力补偿也不同,盲目购买助听器,往往会适得其反。
对于目前流行的数字式助听器,认为必须配有可调节助听器参数的软件,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助听器。他说,调节功能不仅能解决患者在背景噪声中理解语音困难的问题,也能展开言语测听,通过测听可判断患者佩戴助听器后是否能听懂。